跳转到正文内容

覆盖人口接近13亿 全球华语广播网传播中华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7日16:22  中国广播网 微博
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现场(中广网 记者李志勇/摄) 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现场(中广网 记者李志勇/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宣布会议开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宣布会议开幕

  中广网武汉9月7日消息(记者伍刚 李志勇)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微博)主办的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暨第二届全球华语广播奖颁奖盛典今天在湖北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与会领导、代表发言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在年会讲话中指出,在当今媒体激烈竞争、新闻业态不断更新变化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中国广播的整体实力没有萎缩,内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社会舆论影响力日益扩大。广播要继续加大投入,以科学技术作为创新发展的引擎。广播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也是技术的创新,技术的进步可以为广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开拓新的空间。广播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融合是我们现阶段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在年会致辞指出,上个世纪初期,广播从无线电技术中脱颖而出,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迅速成为最强势的媒体,这是广播的黄金时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一代代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并逐步普及,广播的地位和影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和减弱。但凭借着广播人的执着、勤勉、创新与奋斗,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随着汽车增多、流动性人群增加,通过“分众化”服务,中国广播又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到了本世纪初,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大行其道,日益成为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对走过百年历程的广播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战胜挑战,是我们所有广播人一直思考并实践着的重要课题。

  台湾“中广”公司新闻部经理冯晓龙在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广播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手机新媒体传播规律,广播新闻与新媒体融合要制定好声音、文字、图片分类传播规则,形成传统广播与互联网、手机复合传播的优势。

  全球华语广播网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体现全球意义普遍价值

  做好华语广播,培育和滋养听众的中华文化情怀,呵护他们心中的温暖,是全球华语广播网年会与会代表一致追求的境界,也是文化传播者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全球华语广播网传播的核心价值将始 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这也是听众对全球华语广播网的期待。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对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当今媒体激烈竞争、新闻业态不断更新变化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中国广播的整体实力没有萎缩,内在发展动 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社会舆论影响力日益扩大。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广播通过不断突破、创新,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广播作为主要的电子传媒之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始终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全球华语广播人也一直在为此 付出积极努力,用华语这一语言符号来承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人类 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力,在信息化带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越来越重视交流与合作在推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广播覆盖人口近13亿 成为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

  开幕式上,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代读了因故未能出席会议的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的讲话。

  李伟在讲话中说,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27个,广播频率2700多套。2011年上半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53.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47亿元,增幅24.26%。2010年底中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78%,广播的覆盖人口接近13亿,是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全国收音机拥有量超过5亿台。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中都出现了越来越多广播的声音。尤其是在南方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等诸多突发事件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应急作用,深受广大民众的信赖。

  全球“三跨”媒体时代到来给华语广播带来新机遇

  美国鹰龙传媒总裁苏彦韬在全球华语广播网年会就“华语媒体如何在美国主流社会发声”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全球跨媒体、跨语言、跨文化媒体时代到来,给全球华语广播带来了新机遇。

  吕尚彬(微博)谈三网融合与广播发展策略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暨第二届全球华语广播奖颁奖盛典今天(7日)在湖北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武汉大学(微博)媒介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吕尚彬教授发表题为《三网融合与广播媒体的发展策略》主题演讲。 详细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对年会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在开幕式上,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代读了因故未能出席会议的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的讲话。李伟在讲话中说,在当今媒体激烈竞争、新闻业态不断更新变化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中国广播的整体实力没有萎缩,内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社会舆论影响力日益扩大。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广播通过不断突破、创新,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中国广播影视事业的主管部门,国家广电总局对广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一直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希望这次的年度会议与颁奖盛典成为全球华语广播界交流与协作新的起点、新的动力。

  湖北省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发表讲话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尹汉宁部长在开幕式上对此次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湖北省委省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在武汉召开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方面又一次有益的尝试。他认为,全球华语广播网的创建和发展为华语广播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优质的平台,必将极大地促进华语广播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而这些合作方式值得湖北学习和借鉴。

  王求在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开幕式致辞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暨第二届全球华语广播奖颁奖盛典今天(7日)在湖北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王求台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王求指出,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到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全球华语广播盛典也在2009年完成了首次评选,“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主题已经成为全球华语广播人的共识。

  王求说,全球华语广播网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着“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主题,今年的会议将继续深化这一主题,并就华语广播网的协作机制、新闻广播的改革创新、广播新闻的增值发展、广播电台的经营管理以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嫁接融合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王求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华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全球华语广播奖颁奖盛典的成功举办必将成为传播华语文化新的助推器。

  中央台副台长赵铁骑发表全球华语广播网年会主旨演讲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暨第二届全球华语广播奖颁奖盛典今天(7日)在湖北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在年会作题为《弘扬中华文化 传播中华文明——以合作求发展,共同做好华语广播事业》的主旨演讲。

  美国鹰龙传媒总裁苏彦韬演讲:华文媒体如何在美国主流社会发声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暨第二届全球华语广播奖颁奖盛典今天在湖北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美国鹰龙传媒总裁苏彦韬在全球华语广播网年会发表题为《华文媒体如何在美国主流社会发声》的主旨演讲。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暨第二届全球华语广播奖颁奖盛典今天在湖北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近30家华语广播机构的代表会聚长江之畔,共话华语广播的发展和未来。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国家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成国,湖北省广播电视局局长鲍红志,湖北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张良成,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江作苏,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毅,武汉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吕值友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杜嗣琨、刘晓龙等出席会议开幕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主持开幕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更多关于 全球华语广播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